树枝攻略网将会介绍人生重来器,有相关烦恼的人,就请继续看下去吧。

盛年不重来全诗

盛年不重来全诗

杂诗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经八年。这是一组“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无根蒂:形容飘泊不定。陌: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就好像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分散随风转,此已非常身。”常身:常住之身。佛家认为常住之身具有永恒的法性,与死生变易无常的父母生身不同。这两句是说,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的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不是最初的自我了。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意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中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落地:指诞生。这两句是说,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欢:欢愉。这两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应该聚在一起共饮。阅历的丰富往往使人对人生的悲剧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年龄的增长常常使人更难以寻得生活中的欢乐和激动,处于政治黑暗时期的陶渊明更是如此。但他毕竟没有完全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本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精神,他转向官场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寻求美,在村居生活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欢乐,和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欢乐平淡中和、明净淳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难再晨:是说没有第二个早晨。这两句是说,壮年不会第二次到来,一天之内没有第二个早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亲人。”这两句是说,趁着盛年之时应当勉励自己,光阴流逝不会等亲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亲人。”结尾四句常被人们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在今天,一般读者对这四句诗作如此理解,未尝不可。但在这首诗中,陶渊明的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是鼓励人们要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既然生命是这么短促,人生是这么不可把握,社会是这么黑暗,欢乐是这么难得,那么,对于生活中偶尔出现的一点点欢乐,就应该倍加珍惜,不要轻易放过,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我们必须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加以考察。它是指示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的标准和信仰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渊明在自然中发现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无法重来的人生 尽量快乐下一句

无法重来的一生,尽量快乐下一句以欢喜之心,慢度日常。

快乐人生感悟经典句子:

1、如果可以把快乐与哀愁都慢慢吸收,细细体会,那么快乐与哀愁就很值得回味,人生从此变得很有意思。

2、人为追求幸福而生,但必须伴随痛苦而活。快乐的人生,不在于山珍海味,在清和淡雅;快乐的人生,不在盲目追求,在真诚相待;快乐的人生,不在别人的施舍,在自己争取;快乐的人生,不在遥远的未来,在当下获得。

3、生活是非常美好的,乐观一点就会有惊喜;人生是快乐的,留心一点就会有欢笑;日子是美妙的,知足一点就会有幸福!

4、快乐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岗;快乐是一抹阳光,催开迟开的花朵;快乐是一汪甘泉,浇灌干涸的希望;快乐是一盏明灯,为他人也为自己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快乐能使人世间的很多平凡变成精彩。

5、生,可以痛苦,更要懂得追求快乐。快乐的人,修炼了一份淡然的心态,一切随缘,不为难自己,不勉强他人,不和世界对立。不争自然平安,无欲当然清闲,心宽可享安乐。人生有太多不舍,最后都成了遗忘。

6、过好每一天,就是过好一生。人生的快乐与悲苦,与得失纠缠,与是非相伴,与成败共生。快乐的真谛,不在得到的欣喜,而在失去后的坦然。再好的东西,你抓得太紧,终会累的。

7、快乐是心的愉悦,幸福是心的满足。人生就是这样,没有人会在意你的青春。你疼过,便懂得了;你跨越过,便成熟了。你总要碰了壁,才会学会改变什么,放弃什么。

8、当快乐是单纯时,最容易找到;当快乐是傻瓜时,保持得最久。

9、真正的快乐惟有从自我了悟中获得,我们笑是真心的笑,哭是由衷感动,我们所有的情绪都变得和谐、自然而完美。

10、有成长,就有创伤,或多或少。生活没有绝望,只有想不通,人生没有尽头,只有看不透。快乐是心的愉悦,幸福是心的满足,不和别人比较,不和自己计较,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

11、快乐是生命动力的源泉,任何日子都需要你的快乐。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其他人,你的快乐都是将生活过下去的法宝。

12、人生的快乐在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快乐是自己的事情只要愿意你可以随时调换手中的遥控器将心灵的视窗调整到快乐频道。学会快乐即使难过也要微笑着面对。

13、人生快乐不在繁华热闹中,而在内心宁静里;不论有多少的委屈,多么的难受,最终能治愈自己的还是自己,别人也许给得了你安慰,却永远不知道你心底是多么的万箭穿心。

14、当你寻找快乐的时候,痛苦烦恼就被一点一点地挤掉。人生不再是踽踽独行,生活也不再是痛苦的牢笼。在人生的表象背后,你听到了一段快乐的音符。快乐就在眼前耳边,而不再遥远。

15、快乐与痛苦同行,得到与失去相伴,跌宕起伏的人生,若视万事如浮云,抛开执念,人生方能得意。

《人生随时可以重来》的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生随时可以重来》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生随时可以重来》的读后感1

《人生随时可以重来》所讲的是美国著名画家摩西奶奶,她从1860年出生,一直到1961年去世,在这101年的岁月里,她从58岁才开始训练画画,80岁才成名于欧美,89岁被杜鲁门总统授予美国”女性全国新闻俱乐部奖”,101岁被肯尼迪总统誉为“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艺术家”,也在同一年,她去世了。纵观全部人生,她创作画品只有50年,成名只有40几年,而她之前却没有任何一幅画作让人深知,正因为这样,她才是“大器晚成的艺术家”的杰出代表。

1918年,她开始了画作生涯,但她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直到1942年才被人发现。从此,她也一跃成名,她的刺绣画、油画都畅销欧美,甚至在日本、澳大利亚都有她的画作爱好者。1953年她成为了时代周刊》上的风云人物,成为了世人所熟知的人物。

摩西奶奶的生活和事业是史诗般的,这与20世纪美国史诗般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她的坚持绝对与历史没有关系。是谁给梦想设定了年龄限制,让它穿上了条件的伽锁,被尘封在了时间的长河里?这个人就是自己。摩西奶奶53岁时才开始学画,即使到了100岁,她还可以办画展,她留下了1000多幅油画作品,其中20幅都是她在100岁以后画的。她正是因为坚持,才能登上《时代》、《生活》等杂志的封面;正是因为坚持,她才能在大都会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和白宫进行画展,美国邮政还为她发行了个人邮政,而这一切,都源于她的坚持。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功夫不负有心人,不要认为你学这项已晚,只要你肯坚持,即使你不是12岁,哪怕是52岁,仍然会有自己的一番成就,人生可以再开始!如果你有一个梦想,但你之前都没有负出任何行动,那么,你就应从这时开始,向你的梦想前行!即使你没有像摩西奶奶那样功成名就,但你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此,让我们向着梦想前行吧!

《人生随时可以重来》的读后感2

人生随时可以重来!一本绝对励志的书,以美国传奇老太太——摩西奶奶的真实生平经历,颠覆了“成名要趁早”等传统认识。分几个方面谈谈对本书的感触。

1、论天赋。

58岁的摩西奶奶,之前没有学过绘画,只有刺绣的功底,在关节炎发作刺绣疼痛难忍的情况下,用画笔画出了人生的第一幅画。就这第一幅画,后来被世人评价为不输于梵高的水准。这已不能简单的用喜欢或爱好来评价了,绝对是天赋。天赋这东西,绝对气人,也许你努力了一辈子,都不如别人随便的发挥一下天赋。

2、论成名。

张爱玲的一句“成名要趁早”不知道害了多少人,让多少家长拼死把年幼的孩子撵上舞台,有多少童星还未成年就耗光了才华,泯灭众人。这些其实还不是关键。更可怕的是,这句话造成绝大多数人只在年轻的时候去努力,去拼搏,一旦到了三十多岁,就感觉自己已经不年轻了,也就这样了,端上保温杯,翘起二郎腿,感慨一下年轻时候的努力,完全放弃了自己。

3、论爱好。

58岁开始绘画的摩西奶奶已经不再刻意的追求功名利禄,更多的关注自己的爱好和内心的感受。她的每一幅画都有大自然的味道,有泥土的芳香、有火辣辣的太阳、有高耸翠绿的山峰、有马儿和觅食的小鸡,到处充满了岁月静好的感觉。有自己的爱好,并坚持自己的爱好,无疑是幸福的。

4、论长寿。

摩西奶奶活了101岁,她的父母、子女都不过六七十岁,家族并没有长寿基因。为什么摩西奶奶能够长寿?个人觉得跟她找到自己的爱好有关,简单的说就是一直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据统计,退休后10年内死亡的人超过了50%,很大程度上就是无事可做,感觉自己没有了价值。

先说这么多吧。

《人生随时可以重来》的读后感3

摩西奶奶用她的人生给我们写就了一篇大写的励志人生。

在我们认为的“年轻”、“最重要的时期”,玛丽(即摩西奶奶)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在农场给人做女佣,唯一值得称道的只有刚开始时同佣主的孩子上了几年学。27岁嫁给了同是佣人的丈夫,成为了摩西太太,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也一样过着很平凡而普通的人生。直到58岁时才开始画出她的第一幅画,75岁时才真正认真画画。

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因为我们都概念里“三十而立”,思想根深蒂固,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在不到三十岁便已固定了人生的方向,而选择的是一份安稳的工作,甚至是“铁饭碗”,对于这份工作喜不喜欢倒是其次。总结就是:我们嚷嚷着理想,梦想,但是又不愿意放弃当下安稳的生活,安定的工作,简称做白日梦……

对于摩西奶奶而言,出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刚好喜欢画画,那我就画画好了,简单的生活,简单到甚至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但是我认真做,就这样。所以摩西奶奶“成功”了。

但我想:摩西奶奶所获得的成就,世人的赞誉,于她而言只不过是一种锦上添花而已,就像是上帝给予了她一份礼物,这些都只不过是附带的而已,她更在意的反而是画画给她带来的快乐,这是一种名利给不了的快乐。

摩西奶奶的故事告诉我们:做自己喜欢的事,且认真去做。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什么时候出发都不算晚,在喜欢的人与事面前,年龄这些因素都可以忽略。

愿你我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爱着爱的人。

《人生随时可以重来》的读后感4

一大片的绿草地,一块画板,一只画笔,一位穿着素花衣裳的银发老人,专注地作画——这就是85岁的'摩西奶奶在家乡草地作画的场景。

摩西奶奶是一位传奇的女性人物,58岁,才开始拿起画笔;80岁,创作出闻名全世界的风俗画;101岁,她留给了生命最后一幅画。当我看着书中那些色彩明亮、温暖,充满着希望与平静的图画,当看我看着书中那些摩西奶奶平凡却坚强的故事,当我看到这样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热爱着生命、追随着自己天赋的女性取得成功和被世人尊重时,心中直升敬佩。

摩西奶奶的命运并不是顺风顺水,这也是她58岁才开始作画的原因。她的前半生可以说是充满悲剧色彩。她生在一个农夫家庭,做过女佣,结婚的对象也是男佣,生了10个孩子却有5孩子夭折,家庭经济窘迫。但贫困并不能让她潦倒。她努力持家,凭着努力买了一个农场。那是她的新生活和梦想。49岁,父母相继离世,她仍坚强地生活,珍惜着周围的一切,始终坚信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恩赐。58岁,她终于快乐地在家里画下了自己的第一幅画。67岁,他的丈夫猝然病逝,从此摩西奶奶孤身一人。但她没有因此消沉,而是一样的热爱着生命,一样地不自怨自艾。但悲剧还在进行,丧父、丧夫后,89岁的莫还老年丧子。悲恸并没有打垮这位坚定的老人。她用一颗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心,在对的美的钟爱作笔下,完成了一幅又一副的绘画作品。她的作品和得到了当时主流社会的认可,受到了媒体与民众的好评,之后并成功举办世界作品展,名声享誉全球。

泰戈尔说:“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摩西奶奶的故事正让我看到,一个从不怕开始晚了的人,一颗不怕坎坷遭遇的坚定之心,一种始终微笑活着的女性光彩。她真正地接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不放弃自己。虽然每一次的付出都期望得到认同,但在那些让她心灰意冷的结果中,她也始终相信梦想。

有位名人说,人的幸运有两种,一种的是生活的灯点亮了我们的心,另一种是我们的心点亮了生活的灯。摩西奶奶正是这样的心境。她尊重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拥抱和不辜负每一个阶段,珍惜着身边的人,追求着自己喜欢的事,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摩西奶奶的画,有着童话般色彩斑斓的颜色,有着简单朴实的名字,表达着温馨的情感,传达出祥和安静的意境。看着她的画,是能心生美好的,是能读懂那份宁和的。让艺术呈现得朴实乐观,这是摩西奶奶在艺术上带给我们的;而风雨后彩虹般的成功,则是摩西奶奶的人格力量带给我们的。